当前位置:首页百事科技智能手机国产手机厂商品牌建设之路:有人收起锋芒 有人花样作死 (2)

国产手机厂商品牌建设之路:有人收起锋芒 有人花样作死 (2)

百事数码
2017-05-18 09:05:40 百事科技 0

3、荣耀:在做自己中打造青年文化

荣耀品牌成立已经三年有余,它的成长对许多对手来说显得有些猝不及防,三年时间我们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荣耀迅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国产手机厂商品牌建设之路:有人收起锋芒 有人花样作死

2017年第一季度,GfK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荣耀以1052.2万部的销量排在互联网手机品牌的首位。尽管他们对未来一样有焦虑和困惑,但2017年开年三个月,荣耀连续登顶互联网手机品牌第一,让人感叹或许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才能成功地化解危机。

回顾荣耀过去三年发展,可以看出,他们的品牌定位一开始就十分明确,用户群体锁定在年轻人群上。一定程度上,荣耀是为对标小米而生的,对此荣耀从不曾回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从不曾公开挑衅对手,而是秉承“你打你的,我的我的”的原则,踏实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

在这一点上荣耀与其他品牌有着很大不同,许多同样面向年轻用户的品牌只是打着“年轻”的名义,却很少为塑造年轻文化付诸实践,而荣耀尽管在舆论场上声量不高,但他们却是真正融入到年轻人生活中,用与年轻人打成一片的方式,让用户在品牌上找到归属感,这也让他们在主战场之外,不知不觉地成长为一个所有厂商都不能忽视的对手。

公益、运动、音乐、电影、创业,在这些年轻人出现的地方总能找到荣耀的身影,而年轻人则从荣耀品牌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标签,这些标签同样被赋予在了荣耀的产品上。和年轻人一样,荣耀热衷于一次次扮演时代引领者的角色。从全网通的普及到双摄像头的风靡,荣耀都是主要的推动者。从有着出挑外观设计的荣耀8,到代表着前沿科技的人工智能手机荣耀Magic,荣耀总是能够在智能手机行业掀起一场场革命与风潮。

品牌文化是一个品牌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是没有未来的。荣耀的品牌营销之路本质上是一条年轻文化的塑造之路,而当它的品牌文化渗透至年轻人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年轻人自然能从品牌中获得归属感和荣誉感。

4、OV:简单粗暴但却粗中有细

OPPO和vivo的品牌营销一向简单粗暴,雷军看不上OV的模式,说跟小米是反着的,小米不学。但从市场份额上看,OPPO和vivo却是毋庸置疑的成功者,2017年第一季度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显示,OPPO和vivo分别以17.5%和17.1%的市场份额排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二、三位,与以19.7%的市场份额排在首位的华为差距微弱。

国产手机厂商品牌建设之路:有人收起锋芒 有人花样作死

谈到OV的品牌营销,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OV的定位从六年前推出智能手机开始至今,基本没有变化,就是主打音乐和拍照,现在又多了一个快充和续航,受众人群也一直以女性用户为主,这一点可以说从来没有改变。明确而又稳定的定位,是OV最深入人心之处。

有很多人认为OV的品牌是用钱砸出来的,理由是大手笔地投放电视广告,冠名娱乐节目,但是与简单粗暴砸钱不同的是,OV的营销有其粗中有细的一面。它很清楚自己的用户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不厌其烦地向用户传递手机的核心卖点,同时花重金请来众多明星代言,而明星代表着时尚和流行,很容易引发年轻人的追随效应,与自己喜欢的明星使用同一款手机,这既是对虚荣心的满足,同时也能够获得归属感和荣誉感。

OV另外一个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渠道铺设,它看准了三四线市场的空白,并趁众多品牌扎堆线上时,迅速在线下市场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这一点也能看出OV思路细腻的一面,单论线下市场,OV是当之无愧的主导者。二者的品牌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5、小米:花式营销

如果小米是家上市公司,趁现在抄底还不算太晚。这么说虽然有些刻薄,但雷军在一次采访中不也亲口承认小米已经“触底”了吗?雷军认为2017年将是小米的“反弹”之年。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环比增长了21.6%,但要知道2016年小米销量大幅下跌了36%,且这还是在ODM机型红米手机占绝大比例下的成绩,退一百步前进五十步,这样的成绩显然并不值得炫耀。

国产手机厂商品牌建设之路:有人收起锋芒 有人花样作死

小米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所有人都在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小米手机从推出之时就以性价比著称,直到现在这个理念依然没有大的改变,用雷军的话来说:“我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就是要做出感动人心但价格公道的产品。”这个表态本身就很“感动人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米一路走来也伤害了许多人心。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它的所谓“粉丝经济”。

十几天前,雷军在武汉的一次活动中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如果小米哪天活不下去了,我相信米粉会心甘情愿地为我们捐款。”这句话如果放在几年前,我也会相信,但现在很难说。米粉会为曾经的小米捐款,但绝不会为现在的小米捐款,现在的小米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让无数人为之发烧为之痴迷的小米了。

小米的饥饿营销愈发让用户感到厌倦,几年前人们盲目地相信需要在线抢购的紧俏产品一定不会差,但现在人们已经了解这只不过是商家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段。而就产品本身而言,为了留住市场份额,小米猛推面向低端市场的红米系列,导致品牌形象陷入低端死亡漩涡,以至于其试图以小米旗舰机型向中高端转型时遇到的阻碍,是自己为自己打造的。

市场份额的大幅下滑也让小米的品牌营销乱了阵脚,雷军在创业之初曾一再宣称小米绝不做广告,现在却开始走起OV的明星代言路线;曾经小米为信仰发烧的极客范儿,现在却莫名其妙地走起卖萌、逗比乃至鬼畜路线;曾经宣称不做线下渠道,现在却放言要在全国开1000家门店;曾经雷军引以为傲的轻资产模式,现在已经走到尽头。

这一系列变化让小米在曾经的米粉眼中变得愈发陌生,小米的花式营销在今天看来更像是花样作死。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米创造的互联网手机销售奇迹曾经给了所有国产手机品牌以信心,中国的消费者也应该感谢小米为智能手机普及所做的贡献,但是小米在营销上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导致的混乱和迷失,也足以成为营销史上的一份典型的反面教材。

其它的手机厂商,如联想、中兴则属于花样作死型,如今在国内显得愈发暗淡。

文/头条号 郝小亮 文章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脑百事网观点。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