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事科技网络新鲜事以雄安新区为引 谈谈建一座新城有多难 (全文)

以雄安新区为引 谈谈建一座新城有多难 (全文)

百事数码
2017-04-05 08:22:14 微信公众号 0

愚人节这一天,中央爆出特大号新闻,要在北京、天津连线上向西南做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另外一个角落在了河北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交汇处,命名“雄安新区”。

以雄安新区为引 谈谈建一座新城有多难
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这个一直是新闻淡季的日子里,有这么大的一个题目,自然不能错过。但,这同时也是一个让各路作文高手懵逼的题目,不知道从何写起,也不知道如何写,而且这事没有理论,没有成熟的逻辑。看了一堆缺乏新意的吐糟文章,我也跃跃欲试,越是全体人民都不懂的事,越是我最擅长想象的区域。

首先,歌功颂德类文章已经被官方垄断,无法写出新意。历史挖掘、引经据典只能彰显渊博,其实有时等于腐朽。

例如,有人说这是为了战争的安全起见。尼玛,就算是两千年的秦始皇时代,一马平川的两百里也构不成安全屏障,何况,现在其间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可见这些所谓学富五车的人愚昧到什么程度!历史首都搬迁和现代完全不是一码事,早已沧海桑田。历史上,距离和地形就是军事,在现代的交通和武器时代早已丧失原意。

大部分吐糟类文章似乎都认为这事没戏,但又说不清个子丑寅卯,反正就是没戏。让我想起福特自传上的一句话:“我从来不雇佣聪明人,他们总是对什么事干不成一清二楚。你如果想破坏竞争对手,就把这些聪明人送过去。”

就在聪明人都说没戏的时候,不聪明的人都在琢磨着怎么样利用这个机会投机一把,这就是聪明人和不聪明人的区别。

千年大计之类的纯属胡扯,千年之后还有没有人记起这事都保不齐,何谈大计之说。如果都按着这种拍马扯淡的思维方法搞,再有戏的事最终也没戏。但如果真好好整,有戏,这是我的基本结论。

一个住宅模样的房子,连同房子需要的道路、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现在的造价也不超过5000元/平米,在北、上、深等许多地方却要卖10万/平米。土地稀缺、政府土地供应不足,货币政策等等,仅仅是诱因。真正导致房价飞涨的原因只有一个——聚集。一个地方可以成为无人居住的鬼城,也可以成为寸土寸金的宝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可否促成聚集。

财富和机会因聚集产生,成本也随着聚集上升,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PPT之王总是开口生态闭口化反。事实上,真正由人类形成的生态就是城市。

造城失败,说到底是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态。

珠海这个地方平原很广阔。多年以前有个大忽悠说怎么能让珠海发展起来呢,方法就是引进大学城。然后,一堆大学骗子都到那里搞了巨大无比的一块地。结果,什么都没有发展起来,因为它不够生态——能上学、无法就业。全是单一的学生仔,物种非常单一,当然形不成生态。于是,多年之后,大学城还是大学城,并不能带动经济发展。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不久就建成了全新的城市。因为有人居住,不会成为一座空城。第二,按着城市的基本功能规划建设,让它具备合理的生态并不难。

1979年,中国搞了一个蛇口特区,然后就成了今天的深圳。同时搞的还有另外三个特区:珠海、汕头、厦门,发展都远不如深圳。主要的原因是深圳毗邻香港,它赶上了第一轮的发展机遇,形成了自循环、自我强化的系统,虹吸效应让它吸引了许多人口的聚集,不断地强化,很快就形成了超级城市。

1992年,深圳初现特区效应,上海开始搞浦东。开始的五六年间,根本不灵,直到1999年,金茂凯悦大厦竣工,终于有了一点人气,开始了聚集效应,10年之后成为中国最具标志性的地段。

浦东的初步成功之后,中国至少有八成的城市都学会了搞新城,农田变城市,生地变熟地,政府挣大钱,城市大发展。

每个新城区都经历了建筑物漂亮、房间低廉、没有人气、价格抬升、城市重心转移等阶段。当然不是每一个新城都是成功的,但成功的是多数。

城市即是聚集,其基本生态并不复杂。宜家、万达在城乡结合带建房,一座综合性的建筑就能带旺一大片地段。如果以政府的力量,再配套上其它设施呢?人气的暂时冷清只因人们是领地性的动物本能,愿意居住在熟悉的地方,不愿意迁徙而已。但这种生物力量没有那么强烈,只要诱导因素一出现,新的聚集很快形成。在一个城市中,我们都很容易看到不同地段的兴衰交替也就是十多年的工夫。

城市生态并不像想象的一样复杂,有工作,能生活,即是一个可以自循环的生态。

许多房地产商在远郊盖了房子很多年炒不旺人气,因为这里能生活不能工作,只能吸引不需要工作的老人。而纯粹的、不需要干活的老人群体并不多,所有这种住宅社区不容易炒起来。

大的公司搬迁到一个远离城市的郊区,因为人们的习惯加上生活设施暂时不配套,人们往往宁愿住在城里忍受长时间的通勤,也不愿意住在公司附近。

如果又能工作,又有生活设施呢?

也不会一夜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城市,它还需要一堆新居民。这几个要素都具备,搞一个新城市并非有多难。

中国城市化率已经从改革开放时期的不足20%上升到现在的55%左右。比较靠谱的估算,大约还有20%的增长空间,也就是说,未来还有3亿人左右进城。

城市化主要有三种办法:

第一,原有城市的自然增长,城市不断向各个方向蔓延,就是俗称的 “摊煎饼”——由中心向外逐层扩散。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非常自然,随着城市的扩容,生态自然形成。

第二, 成立新区,生地变熟地。和第一种方法相比,就是引导向一个方向扩张,统一规划,扩张成本低。

第三, 在农田上建新城。最易规划,成本最低。

从一到三,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难。新区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政府首先搬迁过去,然后再搞定几个企业,居民很快就会跟过去。

新区规划确实好,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只是人们不愿意搬动的原始本能在阻止新区的形成。但是,原始本能很容易被现实的教育改变。当年浦东新区搞了很长时间没人理,房子便宜也没有人买,但如今雄安一出,立马去了很多炒房客,这就是现实教育的结果。

最后,我要回答一个问题,很多人会问,原来城市自然扩容的方式不是挺好吗?为毛要另起炉灶?北京光平川之地就有7000平方公里,现在才用了2000多,为毛不自然扩容?

答案只有一个词,就是“成本”。聚集可以产生财富,人们的意识形态又会过分地高估这份财富。于是,城市的自然聚集不可避免地形成泡沫。比如一个城市热点房价达到10万这个级别,无论如何聚集都创造不了这样的财富,这样的地段长期来看就会形成负资产。

政府的办法就是把核心地段送给企业,然后通过周边地价飞涨隐形收税。一套一千万的住宅,按100年折旧加上资金成本,少说一个月的居住成本也有两万之多,也就是说每天的居住成本高达700元。有多少人能日进这么多钱呢?南方某个养蛊的城市,就用这招,把最好的地段白送给高科技企业,然后周边地价上涨,大家都夸他好,他牛逼。事实上,他在骗你。

政府如果像企业一样,盈利是唯一的目的,这种玩法最好。但政府并非长期的盈利组织,它必须保证长期协调发展。所以,必须不断地创造聚集,又不断地破坏聚集,以防泡沫过分导致的崩溃。这就是搞新区优于自然扩散,搞新城比新区还好的原因。虽然一个比一个难,但世间的事,凡是值得干的就值得乱干一气,等所有条件都成熟了再搞,世界上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出现。

北魏鲜卑人拓跋宏5岁继承皇位,成人之后,虽为鲜卑人却主张全面汉化,自己也改成汉族的姓氏元宏。

公元493年,拓跋宏26岁,他想干一件事,想把都城从漠北平城(山西大同)迁都到南边700多公里之外的洛阳。鲜卑人本来就在北方聚集,当然不愿意搬到700公里之外的南边。

咋整?

拓跋宏想了一招——组织南征。在过去,向南征700多公里并非易事,到了洛阳,说休息休息、休整休整。几个月下来,大家已经比较习惯在洛阳。拓跋宏说该继续向南进发了,大家已经进入舒适区,不愿意再继续南下,然后就定都洛阳了。

把首都从北京搬迁出来,牵涉到田铎盘根错节的关系,绝非易事。所以,这次的雄安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暂时肯定是这样的,但再过几年可就不一定了。先搬个水利部,再搬个工业部,并没有那么复杂。

长安距离洛阳大约有400公里,这在车马时代不是一个很近的距离。唐朝基本上是长安、洛阳双都。天朝这么大,政府的职能比纯粹的市场经济要多得多。为什么就不能在相距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整个双都?完全应该。

那么,是不是说雄安就一定能搞起来呢?

这事儿事在人为,客观上是具备条件,如果瞎整,再好的事也会整残。

比起雄安的未来 我更关心现在货币无法收缩了

继“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特区”,这句话打在炒房团脑中,那就是10万+,于是中国炒房团连夜出动了,开着奔驰宝马前进前进前进进。

比起雄安的未来 我更关心现在货币无法收缩了

政府紧急发通告,停止了交易系统,警告炒房团,然而,已经被激活的投机者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雄安售楼处熊熊燃烧着。

我自己是绝对不会这么投机的,也希望朋友们不要这么疯狂。当然,如此千年大事在身边发生,也不能无动于衷吧。既然活在当下,总得想想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怎么应对吧。

1979深圳特区,秉承天时地利人和,无数人奔向南方,当时市场好,优势突出,门槛低,机会多,草根也可以创业;浦东新区,大批外资和金融机构涌入,提升中国产业结构并分享经济成长红利。

雄安新区呢,好像是在等待中央命令把哪些央企哪些机构迁过去,能看到什么创业机会?

怪不得先行杀过去的是炒房团呢。

显然,于我等屌丝而言,直接的机会暂时是没有的。

那么间接的呢?戴上千年计划桂冠的雄安,其实一片荒芜。如此巨大的基建工程量,要花很多钱。你花钱,就一定影响到我这个升斗小民。

是的,我关心的是:钱从哪里来?

二、数据说话。先看看全国的家底。

第一、全国财政状况

我来简明扼要解读一下上面这张表:

比起雄安的未来 我更关心现在货币无法收缩了

1)上表是2016年的全国财政数据,包括地方和中央的,来自于财政部;

2)可以看到,全国财政是呈现赤字状态的,缺2.8万亿;

3)公共预算收入是15.9万亿,而公共预算支出是18.8万亿,缺口大约是2.9万亿;

4)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3.75万亿,但是对应的是政府基金支出,3.84万亿,也是收不抵支;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数目都小,也是互抵;

6)我把土地房产相关收入单列了一行,总计5.86万亿(企业所得税里的房产公司所得税3641亿是财政数据里表明的,2500亿的个人所得税是我估计的,会有误差);

7)全国的公共预算收入15.9万亿减去房产土地相关税2.11万亿,大约是13.8万亿。可以感受一下,房产土地的5.86万亿收入对于全国财政的影响,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指标数据。

全国财政是赤字,税不可能再加,调控下卖地收入也会受影响,财政已经没有余力了。

再看看能不能举债。先看地方政府债务。

第二、地方债

2014年最后一次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万亿,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为15.4万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为8.6万亿。从2015年开始,每年按照人大批准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限,规定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最高上限,2015年为16万亿(新增0.6万亿),2016年17.18万亿(新增1.18万亿)。

即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不变,仍然是8.6万亿,2016年地方政府的债务也达到了17.18+8.6=25.78万亿。

下面是债市研究从300多个wind认为是城投的发债名单里面整理出的240家发行人用于统计(扣除了非城投,已发债城投的子孙公司),先看江苏省的:

比起雄安的未来 我更关心现在货币无法收缩了

再用同样口径看几个典型省份的,如下:

比起雄安的未来 我更关心现在货币无法收缩了

可以看到,各省市的债务率都比较高,前四名天津、重庆、湖南、江苏的债务率在350-573%。

有没有突然有一种很累、很疲惫的感觉?

再看看国企债务。

第三、国企债务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2月,国企(不包含金融类企业)负债总额89.6万亿,同比增长11.6%。

国企的债务是持续增长的,我们看一下近几年国企负债余额与增长率,2017年参照前两月的同比增长11.6%,采用11%:

比起雄安的未来 我更关心现在货币无法收缩了

估计,今年底,不包含金融机构的国企的负债余额也将达到97万亿,意味着,国企今年新增负债大约是10万亿。

而2016年全年,(非金融)国企营业总收入45.9万亿,营业总成本是45万亿,营业利润是9000亿,加上补贴和卖房子等投资收益1.4万亿后,利润总额是2.3万亿,那么税后利润大约是1.7万亿。

哦,可以说,国企忙乎一年后的利润,几乎就是补贴+卖房子等投资收益。

国企债务是持续增加的,每年还完利息完税后,看起来国企并无多少余力减少负债总额,债转股也存在很多问题。

最现实的就是,中国A股市场发展26年,也就50多万亿的规模,怎么消化近100万亿的国企负债?

最后我们来看看能做救命稻草的国债与PPP。

第四、国债和PPP

2014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95655亿元, 2015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106599亿元,增加10944亿元。

国债余额是指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即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相互冲抵后的赤字累计额和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特别国债的累计额。分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和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

国债发行目的包括筹措军费,平衡财政收支,筹集建设基金和借换国债发行,偿还资金来源是预算列支,动用财政盈余,设立偿债基金(也是从财政收入中拨付)和借新还旧。

所以,国债还是要以财政为基础的。

在立法和财政双重限制之下,国债每年的腾挪量也有限,还有很多项目要使用。

最后让我们看看PPP。

PPP本意是为了缓解越演越烈的地方债务,让民营资本参与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然而,既然是民营资本参与,就存在一个收益问题,项目收益好法律架构清晰的可以吸引民营资本,别的那些呢?其实,收益好法律结构好的项目不缺钱,缺钱的是那种盈利不好的或者有各种法律缺陷的。

我们参照一下一带一路基建的资金来源。

据国际观察文章,“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倡议的主要融资来源现在仍是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双边贷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2015年发放贷款逾800亿美元。相比之下,亚洲开发银行只发放了271亿美元。

2016年9月21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6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要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都比较长,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从上述的新闻可以看到,一带一路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我们的政策性银行,PPP模式还在研究摸索之中。

三、做个总结:

1)2016年全国财政有2.8万亿缺口;

2)地方财政难以偿还25万亿地方债,现在是采用置换的方法延长期限;

3)国债有财政和立法双重限制,总数也有限;

4)PPP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存在资金需求与项目资质不匹配的问题,而且实质上还是要以财政为依托的;

5)不包含金融机构的国企债务余额今年底将接近100万亿,预计今年将新增10万亿;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尽管一带一路和雄安未来必是定国安邦的大战略,但是,面临的资金问题是很大的。

以我浅显的见识和理解:恐怕货币收缩会变得比较困难。

春风十里,不如看紧你的钱袋子。

本文导航

返回分页阅读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