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事科技互联网+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百事数码
2016-12-15 12:02:02 快投科技 0

继李嘉诚“跑了”之后,又有一位重量级大佬被传要“跑了”……。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又更帖了!“日本软银(soft bank)同意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并创造50000个就业岗位。”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李嘉诚

随后,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方地“秀”了文件,然而在这份文件上,大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富士康(foxconn)。9700亿年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富士康郭台铭要跑了?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孙正义所展示的文件中出现“富士康”(foxconn),并显示出将在美国投资70亿美元的信息(图片红框内)。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12月7日,台湾鸿海集团对此发布声明表示,正初步评估美国潜在投资机会,尚未定案,会继续与美方相关单位直接讨论。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郭台铭

12月8日,美媒仿郭台铭语气给特朗普写信,声称:苹果手机要回美国造!

随后,有自媒体发文:不要让富士康跑了!

“制造业的利润已经比刀片还薄了”。浙江工商联副主席,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今年两会政协大会直言。李书福表示,有的制造业自嘲:“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在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浙江工商联副主席,吉利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现如今,中国实体经济可谓内忧外患。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生态环境值得忧虑,产业资本拼命想挤进与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最近的领域,制造业面临‘空心化’之危”。与实体经济“空心化”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虚拟经济的“大膨胀”。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华为、格力、富士康等这样依然坚持“中国制造”的企业已经不多。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富士康是中国代加工的旗舰企业,尽管它的附加值低,但富士康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许多正面作用。富士康的伟大意义在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技术工人,没有富士康,中国工业制造水平至少落后二十年。

也许你总是嘲笑富士康“低端制造”,“血汗工厂”,但如果有一天,富士康真的“跑了”,会怎样?

有人说,李嘉诚跑了无所谓,郭台铭要跑,才是真正的可怕!

李嘉诚虽然富可敌国,享誉世界,但他只是个地产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个投机商,他走了,中国地产还有大量地产企业可以做地产。而富士康所代表的台资电子代工业,算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了,在中国有超过100万员工,涉及到几百万个家庭,一旦失业,很难再有合适的替代岗位给他们。而富士康的示范效应很明显,其上游供应商何止千计,涉及到塑胶,电子,五金,加工,包装等行业,一旦富士康撤走,他们又该怎么办?

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将公司搬到了监狱旁

绰号“白狼”的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说:三个外省人在台湾创造奇迹,政治上本来应该是宋楚瑜,江湖上就是陈启礼,商场上是郭台铭。

9700亿收入超3个华为 创造120万就业!郭台铭要跑了?
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 张安乐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1966年,15岁的郭台铭,进了刚创校的“中国海专”。由于家境贫寒,求学期间,他的学费都是自己赚的。

1973年2月,郭台铭带着母亲筹来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合资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由于没什么生产经验,一年后,他们亏了个精光,原股东都逐一退出。

但郭台铭不愿轻易放弃,东拼西凑了十几万元,硬着头皮把公司盘了下来。这就是富士康帝国的开始。

在当时,台湾经济大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其他不少企业家趁着台湾经济起飞,有的炒地皮,有的囤积原料,都在等价格好时大赚一笔。

郭台铭当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和所有累积了第一笔不多资金的企业家一样,这一笔资金到底是去赚快钱还是去做实业?

但是郭台铭放弃了后来涨了数倍的土地买卖机会,选择投资建厂,引进新设备,和信赖的员工摸索生产工艺和流程。却没想到这个过程,竟然困难重重!

技术更新遭到抗议:引入新设备、招来新员工,郭台铭和合伙人就想引入新技术,将模具的开发公式化。但却遭到老模具师傅的集体抗议。

引入的设备昂贵,使得资金周转不灵:购买模具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工厂的产量也小,使得已经盈利的公司,再度资金周转不灵。人才难求:当时的时代,优秀人才挤破头想进国企、央企,郭台铭的鸿海想招到顶级人才实在太难。

但钱已投下,模具厂也建立,没有退路的郭台铭只能咬牙向前。没钱就去借,没人就亲自去谈,没订单一个个出去求。

甚至,他还把自己的公司从闹市台北搬到了偏远的屠城,只是因为那里的监狱是台湾专门关押经济犯的地方。万一哪天他出事被关了,员工还可以天天就近汇报公司的情况,客户可以到“隔壁”跟他谈生意,确保公司继续运营……

公司时好时坏,郭台铭的心一刻未放松过,破产的危机感时时刻刻敲打着他。郭台铭后来给自己打过比喻:当时的自己就是“寒冬中的孤雁”,咬紧牙憋着劲,非得飞出一个春天来。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