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事科技智能手机红包入侵春节: 抢到的少,失去的却很多

红包入侵春节: 抢到的少,失去的却很多

百事数码
2016-02-09 21:43:22 百度百家 0

除夕夜,全家围坐,杯盘满桌,老人举起酒杯叫酒,年轻人忽然都拿起手机说:“准备好,准备好,还有14秒。”马上就到了春晚红包时间,于是,全国从南到北,很多人都整齐划一地端起手机,准备抢。酒已冷、菜渐凉,老人的尴尬地笑着,搞不明白晚辈们要干什么。忽然一声惊呼,一个年轻人高呼:中了中了。

红包入侵春节: 抢到的少,失去的却很多
红包入侵春节: 抢到的少,失去的却很多

1.08元。老人看看,不禁悲从中来:以前五十块钱包一个红包都嫌小,现在,一块多的红包,孩子们都这么开心。

时代确实不同了。

这酒,喝还是不喝?

1、我老家风俗,除夕夜,晚辈要去长辈家喝“隔(jie)年酒”。类似传统习俗中的守岁。老老小小坐在一起,闲聊。成家的,谈一谈今年的工作情况。没成家的,少不了被问几句男女朋友的事情。没人觉得有逼婚嫌疑,大家起个哄,欢笑一场,也就过去。期间,不断推杯换盏,氛围融洽。

春晚是少不了的。不过,它不是主角,只是辅料而已。作为背景声,偶尔有欢乐的节目,随意点评一下,相当于评论音轨。只是,今年春晚真是难看,序幕拉开的歌曲一完,无论长幼都被震惊了——怎么能这么难看!

这两年,除夕夜变得越挺尴尬。一进门,大家先看电视,倒也不是看春晚,而是看是否到了发红包的时候。正说着话,时间到了,于是话题顿时中断,纷纷拿起手机来摇一摇——今年则是“咻一咻”。老人不明所以,问一句,人们也只是随口解释一下。

手机替代酒杯,成了除夕夜最重要的物件。咔嚓或咻咻替代欢笑,成了除夕最频繁的声音。以往,老人还能转到电视上的春晚节目,掩盖孤寂和尴尬,今年春晚,却连这个都做不到了。看着戳手机的年轻人,长辈们觉得没意思,扭头看春晚,更是不能忍——撒贝宁正一副语重心长地正说着台词:一家人在一块儿聊天守夜,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外面,鞭炮声仍在,只是落寞了很多。

红包入侵春节: 抢到的少,失去的却很多

2、红包已经崛起,年味却在衰落。

今年更甚。腾讯、阿里、百度,BAT三大巨头,投入了巨大人力、财力,抢滩红包市场。每家宣称的红包金额都以亿计。

作为靠着红包逆袭支付宝的微信,自然不会放弃这个阵地,腊月还未过半,就推出了红包照片的玩法(我的朋友圈里,好多人竟然靠发裸照赚钱,真是没有人性——有那么多好照片,平时也不见他们晒)。之后微信更是宣布,把朋友圈除夕前后10天的所有广告收入,作为免费红包发放。而它的好基友QQ也自称除夕夜发红包就发了两亿元。

心怀一箭之仇的支付宝,今年也“拼了老命”,眼看去年微信在春晚上掀起了全民咔嚓嚓的浪潮,今年支付宝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了春晚,带着全民咻咻咻(百度默默地想:好吧,剩下的嘿嘿嘿……我来吧)。另外,支付宝还推出了集五福,平分两亿红包的游戏,鼓励人们通过支付宝加好友,鼓励人们在朋友圈里把好友拉回支付宝,成功了,有福字相送,凑够五张福字卡,就能平分红包了,一时间仿佛回到了集齐几张小浣熊方便面卡片送一个玩具的童年时代

百度果然把嘿嘿嘿的事儿管起来了,它宣称投入60亿,从从1月27日一直持续到2月22日正月十五,拍下对方嘿嘿嘿……的笑脸,或者生活中的福字,或者喊“过年好”的口令,就可以召唤出红包。

支付宝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超过5亿,手机百度用户达到6亿。三大巨头加起来,估计能涵盖全国半壁江山,几乎每一个家庭里,至少都有一两个他们的卧底。在全家团聚、谈笑风生、轶可赛艇的时候,他们或者甩着手机咔嚓嚓,或者低着头咻咻咻,或者调出手机百度:来,大爷,给我嘿嘿嘿一下。

3、科技对春节氛围产生影响,不是一年两年了。

前几年,我到春节还会发短信,从不群发,都是挨个输入名字,写一两句简单的祝福语,再发过去。任务量极大。几乎每年除夕下午就开始劳作,一直到春晚开始前才差不多发完。后来,智能机来了,微信来了。虽然我还是不群发,但至少可以复制了,输入名字,复制就好。

前年开始,拜年短信就很少再发了。大家随便拉一个群,开始发红包。从三十抢到初一,几乎不间断。隔年酒喝得也不安稳了,年轻人时时刻刻要盯着微信群看,长辈们听我们聊的话题,不明所以,完全插不进话去。父母说过我好几次:别总看手机了。我则笑嘻嘻地回他们:抢红包呢。

哇!事情好重要,堪比当年三过家门而不见亲人一面的大禹治水。

去年开始更甚。酒桌上,聊天的话题,总是绕不开红包抢了多少钱。工作情况、收入年景、逼婚的话题,都靠边站了,除夕夜的饭桌上,生活的氛围逐渐被破坏,话题被几块钱的红包给侵占了。

从长辈家喝酒回来,已经九点多了。往年春节,我都会陪着父母看春晚,自己再喝点小酒,一直到零点钟声敲响,再出去放零点鞭炮。可客厅里的电视还开着,父亲已经去洗漱,准备休息了,母亲也放弃春晚,去念她的佛经晚课了——从盘古开荒、女娲造人之后至今,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家竟然没等到除夕夜就准备睡觉了。虽然往年春晚,没有赵本山压轴,父母兴趣已经淡了很多,但是习惯仍在,还会守岁到零点,放完鞭炮才睡。

我想,看着年轻人玩手机抢红包,看着春晚兴趣寡淡的节目,他们早已经无聊极了吧。

4、年前,好几个人加我支付宝好友,我都没理会。

之前的朋友问我要福字,我也没回应。妹妹甚至微信追杀了过来:给我个福字。我说我没有。她让我去加好友,集福字。我说不去。

“没事玩儿呗”,她回了我一句。

可是,我有很多事啊。好多朋友还没见,好几家亲戚家还没去。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我终于对这个游戏失去兴趣了。

人们常说年味淡了,可年味是什么?贴对联、贴福字、发红包,只是表象而已。真正的味道是亲人间的交流。除夕夜的家族守岁,初一的磕头拜年,初二的回门,初三给故去的亲人烧纸,初四、初五同学们安排了聚会……每一天,都是亲友们聚在一起,聊聊生活,谈谈心事,或者,凑一桌子麻将,噼里啪啦打一下午。平时很少见面的小伙伴们,则成群结队、走街串巷放鞭炮、炸鸡、吓狗,哈哈大笑。

好多评论说,对着手机抢红包,成了新年俗。这话别让我舅妈们听到,否则三缺一的她们,一定会把一桌麻将甩过去。没有交心,算什么民俗?

所谓抢红包,不用动脑子,拼的是手快和网速;不用和旁人交流,交流反而耽误时间,影响速度。春节七天假期,春宵一刻千金计,至少花两天浪费在这种事情上,让手指不断戳动手机屏幕,意义在哪里?和亲人们几乎聊不到感情、聊不到生活、聊不到他们的健康,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忧虑,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是抱着手机。这年,过得还有什么意思呢?

好的技术,参与生活,坏的技术,破坏生活。微信和支付宝,本身和生活已经水乳交融了,但这一场红包大战,在我看来,却是不折不扣的坏技术,它们野心勃勃地试图通过红包利诱人们,用虚拟的社交关系替代生活中尤其是过年期间亲友间的交往。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平时在朋友圈里、在微信群里,晒娃、晒狗、晒抢到的红包,但是很少有人会晒自己的父母,晒叔伯、晒舅舅、晒表哥。我们在微信上联系的更多是朋友、同事甚至没有见过面的人,支付宝也在努力复制这种模式。分析员们说这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交,加上红包之后,就是“金融+社交”。然而,最亲近的人,却被我们忽视了——经历了两年的红包大战,我发出了很多钱,也收到了很多钱,能记住的人,却很少。

在这一点上,百度似乎想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用红包鼓励人们拍下生活中的福字、亲人们的笑脸。我不相信百度不希望像微信、支付宝一样,抢夺更多的用户,但是,它使用了更为谦卑的技术,让技术为生活服务,鼓励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表面看,这不过是玩法的不同,但在我看来,这却体现了路线上的变化:一边是希望把人们的一切包括感情都搬到手机里去,一个则是希望能够凭借技术,融入你的生活里。谁能取胜?很难说,甚至短暂来看,无聊的抢红包游戏,还会有更大的市场。但是长远来看呢?我们把视野放到春节假期之后来看呢?

我们拍下了那些人,拍下了那些嘿嘿嘿或者呵呵呵的笑脸,拍下了自家门上、外婆家门上的福字,等春节假期结束,我们远离亲人,再回到工作的城市,在喧嚣和飞速的节奏中奔波时,还能够翻出相册,找到这个春节留下的一点回忆,想一想,不也挺温暖吗?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