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20年前,屌丝眼中的互联网

20年前,屌丝眼中的互联网

百事数码
2014-09-27 21:57 百度百家 0

20年前的我,大学毕业3年,月薪400元。那时一台486电脑,大约一万六。不用算,当时我根本没有奢望会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房子呢?当时工厂里还有分房这一说,但何时能轮到我头上,遥不可期。

车子呢?有一辆我上高中时就骑的自行车。

女朋友?木有。我初中、高中、大学时心仪的女生都已嫁为他人妇了。

工作呢?在一家散发着刺鼻味道、空中弥漫着炭黑的化工厂上班。

和今天的雾霾相比?亲,你那是拿原子弹和手榴弹做比较,虽然两样都会死人。

那个年代没有青年屌丝这一说法,如果有的话,当时的我就是。

这个当年的屌丝从少年时,就做梦,或者说臆想把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可是一手烂字,使这个梦想更接近于痴心妄想。

但1988年,进入大学,电脑和打印机在我面前出现后,我觉得这个梦想似乎有了点影子。上大四时,我软缠硬磨地参加了系里举办的一个为期半个月的计算机培训班,因为名额有限啊!

20年前,屌丝眼中的互联网

图注:“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是一句互联网上的常用语,它作为《纽约客》1993年7月5日刊登的一则由彼得·施泰纳创作的漫画的标题而变得流行。迄今已经21年啦

我学会了什么?

编程?!

亲,那是盖茨,不是我!

我学会了开机,关机和用两个手指轮流揿按键盘,而不是只用一个手指。

亲,读到这里,你笑话我了。别价,这几招让我和工厂里当时比我早一年毕业的所有大学生都区分开来。因为这个青年屌丝“会”用电脑,而别人连碰它都不敢。

这是开玩笑?不,这是20多年前山东东部一个偏远小城的一家工厂里发生的真实一幕。

我被安排负责生产调度科里的一台电脑,工作呢,就是把原来手抄的报表,用打印机打出来,然后骑着那辆不用摁铃、前面的人也知道我来了的那辆自行车,把报表分送给厂长和3、4个副厂长。

科长去过上海一家同行的工厂,看到人家计算机室装空调,工作人员上班要穿白大褂,进出要换拖鞋。于是,把科里的里屋给腾出来,做计算机室,然后弄来一台韩国旧空调,没错,二手货!拆了原来的窗,凑合给安上,那是个窗式空调,一半在窗外。不安,外面车间飘来的炭黑还进不了这间里屋,安了,桌子上就能看到炭黑了。这个空调是冬不暖夏凉,因此炎夏时,外屋只能享受风扇刮热风的待遇,里面可以纳凉。上司是个胖子,在外屋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会以检查工作为由头,呆在里屋看我噼里啪啦敲键盘。他并不管我,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眼里透着一种敬畏感。

后来,我开始把科里的总结报告用电脑录入,再打印出来。这也引来艳羡的目光。

我夸张了吗?没有,20年多前的小县城,互联网是未来的故事,不联网的电脑就顶着神秘的光环。

用上了电脑,那就自然而然地订上了《计算机世界》和《中国计算机报》。天哪!那时这两份报纸可真厚,都是周报,每期都是一百五、六十版。订阅费也不贵,记不住多少了,一个前辈当时给我说,看完了,年底卖旧报,能把订阅费收回来,呵呵!

用上了电恼,看上了IT类报纸,这个屌丝觉得梦想似乎有了点谱。于是开始写了篇稿子,讲工厂用上了计算机的事,打印出来,给《中国计算机报》或者是《计算机世界》发了过去,然后朝思暮想地盼着能发表。

过了半个月,这篇文章还真变成了报纸上的豆腐块和几十块钱。

那份狂喜,亲,你明白吗?

随后,工厂里的各种消息或资讯,被我写好,打印出来,投到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报刊上,化工类的报刊,工业类的报刊,IT类的报刊,都市类的报刊,财经类的报刊,都投过。我发现,当时打印机打出的有些发虚的字体似乎有些魔力,编辑们接到这样的打印稿,总高看一眼,我随后明白那是当时顶着高科技光环的计算机所带来的气场。

其中,最受欢迎的、当时就能给出每千字100元稿酬的是介绍计算机“神奇”应用的文章。吐槽一下,过了20年,中国各种产品、服务的价格已发生了飞跃,唯独稿费标准几乎是20年如一日。

写着写着,我产生了写一本给普通大众看的、介绍电脑与互联网的书,不讲编程,不讲技术本身,就讲其来龙去脉、围绕着电脑与互联网展开的趣闻轶事的书。

这就是我1995年动笔,1997年初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近20万字的《电脑趣话》一书,据说以当时的销量看,该书应该算是畅销书。

对,亲,你能想象得到,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在一个山东偏远小城写这本书时检索资料的难度。

俱往矣,近日,我搜检资料,发现了这部书稿的电子文档。起初是当笑话看的,因为我想20年前对电脑和互联网的看法,今天看起来应该是充满了臆想,要多不靠谱,就有多不靠谱。

看着,看着,发现我当年的这部书稿还可以当作历史书来,起码是野史,它记录了互联网在中国勃兴前的一段原生态历史,许多内容,亲,你今天在网上是查不到的。

更为吊诡的是,它还可以当作一部预测未来的参考书。亲,读到这里,你认为我是在夸张。别急着下结论,我分析给你听,全书共16张,其中有一半章节其实是在讲当时国际上互联网的走向和其在中国的萌芽状态。不是我多牛逼,当时做了多准确的预言,我没这个本事,干这事的是1996年出版《数字化生存》的尼葛洛庞帝。我当时只是带着一种八卦的眼光,把20年前的互联网场景进行了很集中的文字荟萃。话又说回来,二十年后,那部热播的关于互联网的记录片所描绘的美妙与困惑,颠覆与再造,隐私与窃密,安全与泄露等话题,在这本20年前写就的书中已经全面展现了。

20年后的我起初对自己这本书的穿透力感到震撼,并有些得意洋洋。但我随即明白,还是那句话,不是我自己有多牛逼,而是人性太Low,和技术的演化相比,人性的进化太Slow,(装逼了,用了几个英文单词了!)今天看起来眼花缭乱、纷繁复杂、又新又炫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其实围绕着的还是裸猿本能的欲望和原始的需求。

裸猿一词来自英国科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1967年所写的一本探讨人类行为的科学著作《裸猿》,该书作者把人类当作一种物种,亦即“裸猿”来看待,作者得出结论:人类的大多数独特行为都是因为生活所需而演化出来的,为要应付狩猎收集者生活的挑战。换句话说,人类别自认为自己逼格有多高,其实就是没毛的猿猴。能满足其原始本能与欲望的产品、技术与服务就会受到裸猿的推崇。

因此别说20年,就是200年,甚至2000年间,人性的变化也没有多大,虽然它使用的工具日新月异。

扯远了,收回来。我已把20年前青年屌丝写就的这本书中的与互联网相关的章节,整理成一本在百度阅读出品的电子书《20年前,屌丝眼中的互联网》,原汁原味地奉献给大家,供亲们笑话,吐槽。巧合的是,我和《财经》记者贺树龙、新华网记者冯秀民于2014年9月出版的《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该书的后传,因为这些纵横于今天中国互联网江湖中的那些人物的故事基本上开始于我上一本书所描绘的年代。

作家威廉·吉布森说过:“未来技术其实已经在这儿,只不过它的分布不那么均匀罢了。”真的,今天的很多新技术萌芽,在这本20年前的书中,都有体现,譬如,其中一个章节专门讲虚拟技术。没错,那是1995年。

别着急,我会把该书的部分章节逐渐刊发出来给大家看。想看由百度阅读出品的电子书《20年前,屌丝眼中的互联网》全文的请扫下面的二维码。想看这本书纸质版的,那就请到旧书摊中淘吧!呵呵!(未完,待续)

20年前,屌丝眼中的互联网!(文/姜洪军 微信公众号:lookchuanqi)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