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脑电脑资讯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5)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5)

百事数码
2013-01-05 18:31 太平洋电脑网 0

超频、开核不仅是CPU的重要玩法,更是中高端主板的重要卖点,当年AMD凭巴顿盛极一时,大家买主板都会选升技的NF7或者AN7,超频能力刚刚的,堪称黄金搭档。此外由于当时的CPU访问内存、显卡等硬件都要过主板的北桥芯片,因此不同的北桥芯片会影响到CPU的性能发挥,想要充分发挥好,就得好好斟酌买什么芯片组的主板。最后,以前CPU的针脚都长在CPU上,装错就搞坏,都是CPU的错,现在Intel的CPU变成触点设计,“针脚”长到了主板上,这下装错了也不会搞坏CPU,不过就搞坏主板罢了。

相关亮点:CPU如何超频 超频方法大全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现在的CPU不再仅仅是CPU

现在的CPU到底怎么啦?不仅有传统的CPU处理核心,还有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和整合显卡,根本消除了主板北桥,以及中高端芯片存在的必要,搞到中高端芯片和主板都有点不知所措,而且这些货还特省电、低发热,逼得供电设计也跟着缩水、中端散热器直接没戏,大家不玩超频、不玩开核,通通跑去捣鼓那个神马至强E3了,笔者不得不纵观5000年文明历史,感叹一句“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

编辑点评:这几年总有人在说CPU“性能过剩”,实际上对于玩家们来说,性能永远不会过剩,不然大家都买三代i5就是了,还搞神马至强E3?不过不可否认,CPU已经今非昔比,过去的CPU,频率高是王道,发热量大也好,超频调节麻烦也好,大家都不惜代价求性能,而Intel自从奔腾4以来就开始了新的设计思路,转而追求更好的能效表现、更智能化的设计,二代/三代Core i这种低功耗、芯片随意搭、自动超频的设计,实际上让CPU使用起来变得更加简单了。

5万变不离其宗,键盘和鼠标回顶部

万变不离其宗,键盘和鼠标: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从机械鼠标到光学鼠标

最传统的鼠标采用滚球滚动搭配机械结构来实现定位,它结构简单,定位准确,而且价格低廉,但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洁滚球,否则会定位不准,此外还有造成“鼠标手”的缺点。继机械鼠标后还有红光光学鼠标,虽然免去了清洁滚球的麻烦,但是初期定位能力较差,需要使用鼠标垫才行。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概念性鼠标试图解放鼠标手

光学鼠标的定位精度问题随着技术发展已经被解决,但是鼠标手依然存在,为了解决此问题,很多厂商都提出了各种概念性产品,比如戒指鼠标、滚迹球鼠标等等,但是这些产品都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得到大众用户的认可,一来是因为成本,二来是因为用户习惯,用惯普通鼠标的用户在使用滚迹球鼠标时都会比较难上手。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当前的主流:传统设计 + 改进引擎

当前的鼠标设计有追求人体工学、追求游戏表现和追求无线自由三大方向,不过它们的基本外观设计和使用方式和传统鼠标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引擎得到了改进,不再需要定位清理,而且也不再需要鼠标垫,而无线鼠标方面方便性也得到很多用户的认可,但以笔者来说,还是不大喜欢需要经常换电池的设计,这不够方便。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传统PS/2火山口键盘

传统键盘采用PS/2接口、全键位设计和火山口架构,它们价钱低廉,适用范围广,但是比较占用空间,而且手感一般,而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是,PS/2不能热拔插,一般键盘没接好是不能正常开机的,如果进到系统才发现键盘没接好,必须接好重启才能用,笔者有次就玩游戏太激动把键盘扯得接口都掉了,结果,就是要停止游戏跑去重启。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更符合字频和人体工学的Dvorak键盘

和鼠标近似,键盘发展期间也曾出现过一些特别奇怪的产品,比如Dvorak键盘,这种键盘通过统计英文单词的字频,重新排布了键位,并且部分产品还加入了人体工学设计,按理说非常科学,而实验却证明,同样熟练度下使用Dvorak键盘效率并不比QWERTY键盘明显高,这说明键盘输入效率最重要的不是键盘本身有多科学,而是用户习惯和熟练度。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当前主流:窄框、缩减尺寸、多媒体

当前的键盘基本可以分三类,家用的,游戏用的,以及办公用的。对于家用产品,目前节省桌面空间是主流,因此是市场有很多窄框设计、缩减按键数的产品出现,而无线化和多媒体键盘也占一席位;游戏用方面,基本设计沿用传统键盘,但追求手感改成了机械结构,或添加了宏功能以实现特殊功能;最后办公方面,就是追求廉价的传统火山口键盘的天下了,当然,大家现在基本都用USB接口了。

编辑点评:键鼠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如果展开讲可以说得很长,但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只抓住核心来说,其实除了各种异型键鼠,这几年还有厂商尝试用触屏一体机取代传统键鼠,而微软也推出了为触屏优化的Win8系统,但目前它们都还没有成功,这些尝试都最终证明,这些外设的使用习惯不易改变,因此其产品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离开最基本的、用户最熟悉的设计,否则就很难被市场所接纳。

6总结和展望回顶部

总结与展望: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易用、傻瓜化才是王道

CRT被LCD取代了,IDE+FAT也被SATA+NTFS取代了,新一代CPU不再需要超频提性能,众多硬件的发展趋势都是越来越傻瓜化,越来越易用。这一点可能在U盘身上体现尤其明显,这个玩意如今容量越来越大,先后击败软驱、光驱,现在还要吃掉部分移动硬盘的市场,凭什么?就凭方便,容易携带,即插即用,无需调试。因此,未来的IT产品,无论电脑还是手机,经历功能大爆炸后,必然走向傻瓜化、易用化,此之谓“科技以人为本”。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硬件通用优势明显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