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事科技电脑办公没有一个程序员能“活过”40岁 夕阳产业里的中年危机 (2)

没有一个程序员能“活过”40岁 夕阳产业里的中年危机 (2)

百事数码
2018-01-03 22:00:09 Vista看天下 0

我们老一代程序员,都讲究设计模式、代码质量。”宁晓峰透露,他们目前接手的项目中,长久一点的,已经陆续维护了十几年。而新一代公司则讲究一个“快”字,3个月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大不了重做一个。“我们可能设计个框架要用1年,人家3个月都开始运营了。你让一个维护老项目20年的程序员出来和‘小鲜肉’竞争,会死的。”

在于先生眼里,工作在一线的35岁程序员和25岁的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于先生29岁,带着一个十多人的小团队做软件开发。“我们现在招人,超过30岁的,简历都不看。因为我们招的就是一线干活的。我不需要那么大年龄,年轻人有的是。”

40岁以上的人,对收入的预期会更高,但实际竞争力却大大下降。”一位有着8年人力资源经验的猎头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也因此,他们不得不在这些人身上打上“残余价值不大”的冰冷标签。

没有一个程序员能“活过”40岁 夕阳产业里的中年危机
2017年9月11日,雷军在发布会上脚踏小白鞋,自嘲自己是敲坏多个键盘的程序员

夕阳产业里的中年危机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知乎上,有人认为,欧建新的死和其所属行业不无关系,“正是因为一个行业不行了,你才哪怕哀求都希望能留在公司,因为你知道你出去就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而你上有老下有小,才会绝望到走上绝路”。

“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看,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技术红利,”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刘远举分析,而技术红利的减弱,最先出现的行业也是IT、通讯、互联网行业,并将逐渐从这些行业向其他行业扩散。

韦元晓对此感受颇深。从华为高级软件工程师到爱立信首席系统架构师,再到某科技公司CTO(首席技术官),他经历过两次行业发展的巅峰。

第一次巅峰出现在移动通信刚刚兴起的2000年,“那是程序员最骄傲的时期,到处都在挖。”曾经,在一天之内,韦元晓就接到了两个华为面试的邀请——早上刚敲定一个部门,晚上又有另一个部门打来电话。甚至在他入职华为后,还会不断收到新的面试邀请。

没有一个程序员能“活过”40岁 夕阳产业里的中年危机
2015年6月24日,北京,某公司的程序员们在商量代码。

通信行业带给韦元晓的“荣誉感”一直持续到2013年。

彼时,韦元晓接到了来自互联网公司的电话,对方开出双倍工资企图“挖”他。“你知道多恐怖吗?他找到了我这个人,找到了我的座机电话,打进来直接说挖人,就这么‘变态’。”

韦元晓没有跳槽,但他意识到了另一个行业中可能出现的巅峰。两年后,他离开爱立信,开始在互联网行业创业。

“你们享受了行业上升期带来的各种红利,就要为行业下行期的阵痛做好准备。”知乎网友“克里斯蒂娜酱”认为,当一个行业的人力供给大于人力需求的时候,是没有万全的解决方案的,要么牺牲老人,要么牺牲年轻人(冻结应届编制)。而对程序员们来说,大的技术发展趋势是有门槛的。“到了三四十岁,拖家带口了才学新技术,学习能力和精力已经难以跟上技术的更新换代。”于先生认为。

同样从通信行业转入互联网公司的还有粘一龙。研究生毕业后,他先是去了IBM公司。

“刚上大学时,觉得通信还可以。到研究生毕业时,师兄师姐们都告诉我们不要去(通信行业)。”当时,系里甚至一度流传着“中国移动10年没涨薪”的说法。最终,大多数同学转投了互联网的怀抱,“华为还不错,爱立信之类的是备选,能去BAT的都不会选通信”。

而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言论层出不穷,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被辞退的“欧建新”。

“昨天还在看别人的惨剧,冷不丁哪天自己就迎头撞上了中年危机。”宁晓峰感叹。

没有一个程序员能“活过”40岁 夕阳产业里的中年危机
2017年10月11日,杭州,在云栖大会现场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席地而坐的程序员们。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