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阅读经典美文传媒望族新媒体之路启示录(上) (3)

传媒望族新媒体之路启示录(上) (3)

琉璃PS教程
2015-08-16 16:27 百度百家 0
作为企业家,默多克是令人敬畏的。他不仅仅在传统媒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时,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勇气与眼光。杰罗姆曾在2001年初写过一篇文章《欧美网络媒体的绝对隐私》,介绍了新闻集团如何以伦敦为基地,展开这个新闻帝国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次攻坚战的失败过程。以在英国的强大新闻资产为后盾在伦敦建立的新媒体公司“新闻网”(News Network),曾计划在第一次互联网泡沫高潮期抢滩上市,但是,随着2000年4月纳斯达克从5000点高点断崖式下挫,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互联网高潮结束了,新闻集团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2000年7月,默多克吹响了集结号,在全球范围内,从互联网上全线撤军。此时,默多克已经在全球互联网业务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2000年前后,其在亚太地区以互联网资产为标的的投入就高达 1.5亿美元。

撤军的地方当然也包括中国。默多克1995年在中国与人民日报下属企业合资建立了北京笔电新人信息技术公司,1996年开始筹备进军互联网,1997年1月15日推出了著名的IT导向的新闻网站 Chinabyte ,成了中国互联网垦荒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为了执行全线撤军的战略,根据新闻集团的指示,其代理人以当时的Chinabyte舵手宫玉国认为过低的估值与电脑报网站合并,导致宫玉国愤然出走。此外,默多克还大手笔投资网易和人人,但都没有坚持到苦尽甘来,草草收场。杰罗姆2001年5月在上海新闻记者杂志上写的评述《恐惧,为欧美网络新闻业定位》,详细描述了这一次互联网上的“敦克尔克大撤退”。

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默多克曾经风光无限。他出钱、出人、出力,在中国互联网草创时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他在中国互联网草创时期的建树,并不是因为他象白求恩大夫那样,怀着什么崇高的目的,而是基于其进入中国媒体市场的现实考量,互联网是一个最便捷、可行的抓手。这只不过是为了让其媒体帝国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曲折的探索。当然,这样的解析并不能抹杀其与人民日报下属企业共同投资创办的Chinabyte,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所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地位。

这一波真刀真枪的互联网攻防,并没有彻底打击默多克对于互联网的憧憬。打了水漂的巨额投资,对于他的新闻帝国而言,不足以伤筋动骨。2005年,默多克经不住来自网络空间的诱惑,卷土重来。这一回,他直接从Web 2.0巨头开始,直接拿下了当时首屈一指的社交媒体巨头MySpace。他显然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扳回一局,没有理由呑下苦果。

默多克向互联网发起总攻击,正是2005年以5.8亿美元收购MySpace开始。以此为契机,新闻集团投入了巨资进一步收购了大量的互联网资产。在此基础之上,黙多克很快建立起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联姻之后的最大的媒体融合集团,旗下资产包括遍布全球的印刷媒体、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卫星电视、网络媒体以及首屈一指的网上社交媒体。盛极一时的MySpace当然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它以聚友网的名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此时,随着2000年4、5月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2000年1月宣布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联姻早已经彻底破碎。而纳入新闻集团旗下的MySpace风头十足,后起的Facebook作为颠覆者,此时还是个学习者,还无足轻重。

不过,MySpace最终成了销金窟,烧掉了新闻集团难以数计的美元,新闻集团后期投入的运营资金远远超过了初始的收购资金。在长大后的Facebook的紧逼之下,MySpace一筹莫展,2010年新闻集团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清仓甩卖,在中国的聚友网也鸣金收兵。这标致着默多克前后历时五年的第二次互联网远征的最终溃败。

此后,虽然默多克仍然心有不甘,仍有不少动作,而且有些项目,比如与几大广播电视集团联手建立的流媒体平台Huhu也十分成功,但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局部的小动作,默多克再没有野心与能力组织象样的媒体融合战役了。

面对种种历史机遇,得而复失的,并不只是默多克一个。事实上,美国的许多传媒集团,在互联网草创时期,都曾先后试水,并掘得了第一桶金。美国在线(AOL)初创时,很不起眼,互联网上的传奇人物史蒂夫·凯斯在1985年,敲开了论坛集团(Tribune Company)的大门。在论坛集团CEO 查理·布鲁贝克(Charlie Brumback)的办公室里,他叙述了自己的抱负与计划,然后说,我们需要一个战略投资者。查理爽气地给了史蒂夫·凯斯500万美元,获得了AOL 10%的股份。这5个Million,对于当时美国任何一家财大气粗的报业集团来说,都不过九牛一毛,但这笔投资,成就了AOL,也为论坛报业带来了巨额财富。随着AOL上市及其后互联网狂潮的掀起,这笔投资带来的巨额收益是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奇怪的是,论坛报业此后以此为资本,进行了众多互联网投资,但乏善可陈。这笔投资收益虽然可以完全覆盖其后来在新媒体建设中所交的所有学费,但并没有帮助其在互联网上成功转型。论坛报业集团此后的故事,与美国所有传统媒体集团一样,仍然充满了艰辛与困顿,一度其报业资产甚至进入了长达数年的破产程序。(详见《杰罗姆:美国六大传媒巨头的分拆与解体,印刷媒体被集体遗弃》)

查理·布鲁贝克拥有足够的智慧投给了AOL 500万美元,他也有足够的智慧坚持到史蒂夫·凯斯把AOL带大,甚至,他更令人拍案叫绝地在互联网泡沫的高潮期兑现了这笔增值数百倍的投资。不过,他拿这笔钱,去做的许多事情,却显得不很聪敏,其中最大的败笔,是他后来巨资收购报业资产 —— 时代镜报集团(Times Mirror),在包袱之上再加上一个巨大的包袱。

当然,面对机会的不只是论坛报业集团。格雷厄姆家族的华盛顿邮报,与目前统治全球互联网的谷歌与脸书(Facebook)都曾有亲密接触,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带着华盛顿邮报把总统尼克松拉下台来的著名女强人凯瑟琳·格雷厄姆主政时,雇佣了一个名叫迪克·西蒙斯(Dick Simmons)的首席运营官(COO)辅佐自己。他曾是著名评级机构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CEO。这个因其前卫的眼光而在华邮倍受尊敬的当家人,上任后做的第一件要事,就是雇佣了一位名叫阿兰·斯普恩(Alan Spoon)的青年才俊作为负责战略规划等事务的副总裁。这个年轻人和凯瑟琳的儿子丹·格雷厄姆成了莫逆之交,在公司内被视为决定着邮报未来的太子党、少壮派。两个人每周要共进一次早餐,专门讨论华盛顿邮报的未来发展,讨论要把邮报的钱投到哪里去。

MIT出身的阿兰·斯普恩是一个超级电脑迷,有一天他对格雷厄姆说,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给你看一样东西。格雷厄姆在斯普恩电脑里看到的是互联网,一个互联网新闻网站。这是格雷厄姆后来反复讲述的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故事。丹·格雷厄姆就这样在作为“王储”的时候,接受了互联网启蒙,并与他的同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取得了不小的实质性进展。当他继承母亲,统领邮报集团之后,他与已经升任华盛顿邮报总裁的伙伴阿兰·斯普恩全面接管了邮报,从而放开手脚,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不过,所有这些尝试,都不具备改天换地的潜质,我们没有兴趣花费篇幅来加以一一叙述。这些尝试丰富多彩,有的还为邮报赚了老鼻子的钱,但所有这些项目都无关宏旨,无碍大局。

我们想讲的是华盛顿邮报与两个互联网巨头谷歌与Facebook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如果按照他们开始的方向演绎,华盛顿邮报的结局,决不至于如此凄凉。

目前与谷歌一起统治全球互联网的Facebook,本来极有可能就是那艘拯救华盛顿邮报和格雷厄姆家族报业的诺亚方舟,也有可能是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建设中扳回一局的绝佳抓手。

马克·扎克伯格一个哈佛女同学的父亲,是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并购与投资部门主管。2004年底,这位女同学逼着她的父亲飞到加州去看一下扎克伯格刚刚创办不久的Facebook。2005年1月,扎克伯格主动飞到华盛顿继续商谈。出乎扎克伯格的意料,华盛顿邮报的CEO丹·格雷厄姆中途也加入进来。这位格雷厄姆家族的报业继承人也是哈佛出身,对Facebook情有独钟,并和扎克伯格互相一见倾心。谈判进展非常顺利,丹派出了包括他的左右手及华盛顿邮报网络部门负责人在内的庞大团队赶赴加州,认真地细化方案并做相应的尽责调查。此时,追逐扎克伯格的风险投资已日渐增多,而传媒巨头维亚康姆也赶来插上一脚,有兴趣以7500万美元买下Facebook,用来和旗下的 MTV.com整合。但是,扎克伯格更喜欢丹·格雷厄姆和他的华盛顿邮报。2005年3月份,华盛顿邮报给出的正式方案是,注资600万美元,占Facebook 10%的股份,也就是说,Facebook总体估值6000万美元。扎克伯格和他的伙伴们一时喜出望外。不过,合该有事,华盛顿邮报一位谈判负责人的父亲突然过世了,交易进程暂缓了一下。就在此时,硅谷风险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提出了以Facebook估值1亿美元为基础的注资方案。

新方案快拍板的时候,二十出头的扎克伯格崩溃了。他一个人躲进洗手间盘腿坐在地上痛哭。小伙伴找到他的时候,他泪流满面地说:这样做不对,我不能这样做,我许下过承诺。扎克伯格打电话给丹,告诉丹自己处于“道德两难”的局面。丹·格雷厄姆高贵而优雅地放手了,这份高贵和优雅使扎克伯格成了他永远的铁杆朋友。但是,丹很快就明白了,自己放弃的不仅是一个回报1200倍的投资机会,同时也放弃了在新媒体建设中千载难逢的华丽转身的舞台,眼睁睁地目送家族事业继续向悬崖边缘迈进。如果他当初就知道所有这一切,可能依然那么风清云淡、轻描淡写?在600万美元之上再加一个600万美元,对于2005年的华盛顿邮报来说,只不过小菜一碟。

在华盛顿邮报工作了50年,2014年初从邮报执行总编辑位置上退下来的罗伯特·凯撒,在2014年10月应布鲁金斯学会的邀请写了一篇有关新闻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文章。他被要求为数字时代的新闻业提供一些解决方案。罗伯特·凯撒如约交稿,但拒绝提供,实际上也是没有能力提供任何形式的解决方案。他的文章题目是《关于新闻业的坏新闻》。

我们不知道罗伯特·凯撒有没有参与当初和扎克伯格的谈判,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和丹·格雷厄姆一样,对Facebook一见钟情。不过,看起来,他们对Facebook爱得都还不够深,对社交媒体的未来,都看得不很清楚。或者说,对互联网都缺乏信仰。

大智库布鲁金斯也许知道,他们向罗伯特·凯撒要的解决方案,曾经历史性地在华盛顿邮报办公桌上出现过,几乎就等着格雷厄姆家的人签字;他们可能就是希望罗伯特·凯撒来进一步评估一下这段历史以及这段历史的启示。只是,罗伯特·凯撒忘了或者选择不再追忆,虽然他在文中反复多次提到Facebook。不过,罗伯特·凯撒在文章一开头就暴了另一个更为惊悚的猛料,华盛顿邮报的人一般都不愿意讲这个故事。1998年,当时的华盛顿邮报公司副总裁拉夫·特克维茨(Ralph Terkowitz),专门到硅谷去会见两个在车库中创业的年轻人,他们正在寻求初始的投资者。当时,根据丹·格雷厄姆和时任邮报总裁的阿兰·斯普恩的总体战略设计,华盛顿邮报手中拥有大把大把银子准备投出去,主管IT部门的拉夫·特克维茨正是投资、并购的具体执行者。硅谷的两个年轻人需要的启动资金,十分有限,不过以区区十万美元计。不过,华盛顿邮报方面在反复掂量后,双方最后仍然什么故事都没有发生。那两个年轻人的名字分别叫谢尔盖· 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他们的公司名字后来成了互联网怒海的明亮航标 — — 谷歌(Google)。

华盛顿邮报公司副总裁拉夫·特克维茨后来成了一位卓越的风险投资人,在华盛顿邮报的时候,他直接向格雷厄姆以及邮报数字业务的旗手、邮报总裁阿兰·斯普恩汇报,具体负责数字业务项目的并购与运营,并出任邮报旗下独立运营的数字公司(Digital Inc.)的CEO。格雷厄姆曾经夸他特别会看项目、会看项目的团队。但是,谷歌从他以及阿兰·斯普恩、丹·格雷厄姆的手指缝中溜走了。阿兰·斯普恩在2000年也离开了邮报,也成了一位深具影响力的风险投资人。十多年后,他评述邮报与谷歌、Facebook邂逅的故事时,哀叹:我们与谷歌、Facebook相距几千公里,他们(硅谷的风险投资人)与谷歌、Facebook相距几条街!

拉夫·特克维茨、阿兰·斯普恩、丹·格雷厄姆这三位在报业中难得一见的“金三角”,在数字业务方面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做成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最关键的两件事情,全部砸了。幸运地拥有这三个人的华盛顿邮报最终成了主流报纸最大的牺牲品。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悲剧。

谷歌、Facebook两个互联网巨人故事开头的时候都同时指向华盛顿邮报,而华盛顿邮报恰恰是那张最早被卖掉的巨亏的美国顶尖主流报纸,买主是另一个互联网巨人亚马逊的贝佐斯。华盛顿邮报与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恩怨情仇,充满了巧合与偶然,当然,免不了一点点宿命的味道。历史就爱用这样残忍的对比方式来教训人们。

2012 年5月,Facebook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当天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它和稍后上市的推特在全球范围内成了当然的首屈一指的新媒体“公用事业”,就象微博和微信在中国一样;在另一方面,2013年8月,华盛顿邮报卖给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作价2.5亿美元。而从格雷厄姆家族手中横刀夺爱的硅谷风险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初始投资1220万美元,Facebook上市当天其持股市值84.52亿美元;早在2010年,Facebook估值300亿美元的时候,也就是估值上涨 300倍的时候,Accel已经大笔减持锁定利润。

在杰罗姆追踪研究的美国三大报业望族中,格雷厄姆家族是命运最为灰暗的一家。但是,格雷厄姆家族虽然放弃了华盛顿邮报,但他们并未放弃互联网,他们仍然在努力。而且,在所有的传统媒体集团领袖中,丹·格雷厄姆是最接近新媒体的人。他是最早接受美国最优秀的互联网行家(其助手阿兰·斯普恩)贴身启蒙的报业巨头,也是最早拨出巨资进军互联网的报业巨头之一,他至今仍然是Facebook这一如日中天的新媒体平台的的董事会成员。他虽然失去了投资Facebook的机会,但是,赢得了马克·扎克伯格的尊敬与爱戴,在Facebook董事会中,格雷厄姆帮助扎克伯格在公司治理结构、切入媒体市场方面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建议。Facebook类似阿里巴巴的治理、控股结构,就是格雷厄姆参照格雷厄姆家族控股华盛顿邮报的模式设计的。

记者2015年夏天在太阳谷抓拍到的华盛顿邮报的前主人丹·格雷厄姆。他就是在这里和贝佐斯谈妥了华盛顿邮报的买卖

如果说,丹·格雷厄姆曾经是一个没有坚定互联网信仰的人,而这导致了他的完败,那么,今天他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他把自己的事业,完全信托给了来自互联网的土著,他的女儿和他的女婿。这对年轻夫妻主演的美国传媒望族基于互联网的复仇故事,杰罗姆将在后面的叙述中展开。我们无法预料格雷厄姆家族是否会在互联网上重新崛起,再次创造辉煌,但是,我们敢说,他们的实验,值得大家拿着放大镜来认真检视。也许,他们会创造一个传统媒体转型的真正成功的案例也未可知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